龙年春节前,经过五位初选评委的选择、推荐和评议,以及七位终选评委的最终讨论、投票和复议,首届像素摄影书奖的终选结果从13部入围作品及6位入围创作者中产生。颁奖仪式及相关活动将于三月举行。
严志刚 :纪实摄影师,策展人,“街拍中国”发起人,摄影品牌YANSELF创始人
入围提名:安久《星河画卷》、陆元敏《苏州河》、尚君义《胡同里的日常》、吴为《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
入围提名:白杉《永珍(第二版)》、Kiiss Shao(小邵)《北京锐舞2020-2023》、韦锦春《唐山》、严佳林《美梦的缝隙》
入围提名:李鑫、徐旷之 [编]《重塑摄影:十月与当代摄影理论》、吴晶莹 [著]《大萧条的面孔》、林大江 [译]《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纪实摄影的艺术》
从本届像素摄影书奖的来稿情况和入围作品中,不难窥见近两年国内摄影创作和出版呈现出的一些现象和规律,首先是独立摄影集的风行。在来稿中,独立摄影集数量占绝大多数,在制作质量、设计创意和创作选题等方面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评委郭鹤天在分享评选感想时说:“这次像素摄影书奖的入围作品呈现了一种多元性,很多作品和我本身的研究与实践有着很强的关联……我尤其欣赏这次入围的几本独立摄影画册,它们在形式、材料和规范上不受任何束缚,极具突破性。”
评委杨浪表示:“摄影是需要传播的,尤其在其它传播渠道阻扰日甚,摄影家难以进行完整的个人意愿表达的时候,独立摄影集越来越成为影像与社会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既然是一种个人的摄影表达,它的个性表达与人性揭示的联系,其摄影语言的独特性,形式上的创造性便是需要注意的要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入围的五部独立摄影集都可圈可点的情况下,最终获奖的作品却毫无悬念地几乎以全票胜出。
“希望这本摄影集能够唤起更多的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女性的更多尊重和理解。”评委刘远说道。
与此同时,正式出版的摄影画册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或许是受制于题材限制和出版成本,年度摄影画册的征稿情况未达到预期的数量和质量,但好在入围作品仍然囊括了近一年多市面上较有代表性的各类型摄影画册。
在考量摄影画册的评选标准时,评委姚璐表示:“我们讨论了很久,到底‘书’是传达作者作品的载体,还是书本身就是作品?当然我们都认同,书和里面的内容是一个共同体,书籍的内容、编辑和设计浑然一体,是一种绝佳的组合。有时候真的难以排出个顺序,我个人以4:3:3分配权重,当然,这仅是理想情况下的权重。”
在此情况下,“年度策划编辑奖”和“年度画册设计奖”这两个单项奖在本届评选中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在评选策划编辑奖时,评委最终决定以更全局的视角看待摄影画册的策划编辑工作,而不局限在图文编辑的层面。
评委杨浪指出:“‘书’是到达精神的传播介质,它能够包含的丰富性,不仅需要装帧,也是传播和交流的全过程体现的……摄影家好找,而优秀的摄影图文编辑不好找。以中国之大,前者比后者多一个数量级。”
评委鲍昆总结道:“书籍出版是一个程序,在这个程序链条中,策划是重中之重的关键环节,策划编辑就是整个出版的灵魂人物。优秀的出版编辑在选题的甄选中,首先要考虑选题的市场营收的可能性,因为出版的性质是市场为先的,出版物的成败决定出版机构的命运。但是出版也是一个文化事业,它还担负着社会的教化责任,是建构社会文明传播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优秀的出版机构都不是简单地将经济效益放在绝对追求的目的,都会经济和文化二者兼顾,至于其侧重,则需审时度势。摄影画册是出版业的‘大活儿’,因为投入大,产出不易,所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属于出版物中的‘奢侈品’,并非一般出版社热衷涉足的领域。好在随着社会文化的繁荣和热爱摄影文化的读者数量增长,摄影画册的市场近些年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在这一流向中,画册的策划编辑们也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在谈及奖项设立初衷时,评委、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说:“设立‘年度策划编辑奖’和‘年度画册设计奖’两个个人奖项就是为了鼓励和褒奖优秀摄影书的‘幕后英雄’。”
此外,近几年来最常见的家庭影像记录或家族史题材的作品也不出所料地多次出现在投稿和入围作品中。尽管如此,其中的一些作品仍能让人感受到新意,并且对于时代节点中的个体而言,这样细腻的叙事和诚实的微观史意义非凡。
评委许知远在回顾参评作品时说:“我尤其喜欢那些家庭记忆,在照片上,表情、岁月、情绪被凝固,又仍在流动。对于一个总处于剧烈变动的社会,这些细节至关重要。”
祝贺各位获奖的创作者,也同样祝贺所有入围的,投稿的,持续创作的,没有放弃感受、思考和表达的摄影师、编辑、设计师、出版人。我们下一届再见。
作为杨延康“宗教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星月》独辟蹊径地摄取了许多耐人寻味的静物而非宗教仪式场景,对信众的刻画也细腻饱满,富有精神性。这些影像充满岁月的平静、生活的细节,一种“微观”的感触,熟悉杨延康作品的人开卷便能感受到他个人风格的延续和演变。而这本画册的编辑和设计与其中的内容亦浑然一体,封面的颜色、图片的排版、字体的选择看似无意,却恰到好处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与影像亲密无间,互补互助,使整部画册呈现出平静、朴素、不争、尽心的艺术效果。
邹拥军选择了多少有些隐秘、却总被提及,极少被摄影触及、实际上又难以具象化的“更年期”主题。这个人类共有的生理与精神蜕变期是不期而至的,所以几乎无法被事先规划;它又绝对是一个个人的内在体验,是基于生理的个人精神事件,所以“摄影”鲜少触及它。正因如此,邹拥军的《如流水一样》是一场冒险。在这场冒险中,她用黑白空镜,用绵延的折装,用手工的撕裂,用册页中不时插嵌的手写信息,完成了淋漓尽致的独白。这种内容与形式有效且有力结合的个人影集,恰是多元社会中摄影应该成为的样子——它给予我们某个灵魂的真实一刻。
《生命的灵动:中国生物多样性影像20年》《漫游中国》《我看你意气非凡》策划编辑
一本优秀的摄影书,不仅靠图片和文字构成;书能够包含的丰富性,不仅需要装帧,也是在传播和交流的全过程中体现的。因此,一个优秀的摄影图书编辑应当是围绕图片的全息信息的组织者:从发现题材和作者,引导信息搜求展开,图片编选与文字的多层次嵌入,到整体形态的把握与实施。在这个意义上,杨磊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评委的认可。尤其是他对《生命的灵动:中国生物多样性影像20年》的策划,是一次从选题到市场营销和社会效益全线成功的案例,让这本以保护动物多样性的画册图文并茂,获得极佳的出版传播效果。此外,在出版选题限制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杨磊持续策划编辑着具有社会性的摄影书,以尊重和彰显摄影本体性的方式将摄影作品和作为摄影师的行动者带入更广泛的公共视野,在此意义上,杨磊的工作同样值得肯定。
如果说吴为之前的艺术家书《芬芳一生》用饱满的排版设计营造了叙事的留白空间,那么《我是外公外婆带⼤的孩⼦》的设计师苗倩(同时也是此书图片编辑)则通过大量视觉的留白抵达了一种情绪更加饱满的呈现。这是一本摄影画册,也是一部微观历史,吴为在不同的叙事角度中来回切换和穿插,通过日常事物记录和呈现她在不同时态中感受到的生命的质感,而本书的设计用并不常见于摄影画册的、日记式的设计语言营造出更私密切近的阅读体验,虚实交织的呈现让沉浸和共鸣自然发生,克制、真诚、不煽情,却非常令人动容。
在本奖项的首轮投票中,入围书目所得票数均未过半数,经审慎评议,终选评委一致认为因时间所限,本次评选未能对入围书目的文本内容、翻译质量及作者的学术背景进行全面的考量和评判,本着对奖项负责的态度,本届像素摄影书奖的“年度摄影理论及摄影史专著”奖空缺;此外,本次入围的三部作品均为对国外摄影史的研究或对国外摄影理论的译介,对这些作品的耕耘自有其意义和价值,但作为像素摄影书奖的发起者和主办方,映画廊也希望借此评选呼吁和鼓励学者们着重对中国的摄影史和摄影理论进行梳理、挖掘和延展,这是中国摄影主体性的根本所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